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其整治策略

被引:85
作者
刘玉 [1 ,2 ]
刘彦随 [1 ]
郭丽英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农村地区;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指标判别法; 整治模式; 概念模型; 环渤海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项目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的概念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综合评价值,运用指标判别法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类型区。研究认为,优先整理区着重推进城镇化引领型的村庄整治模式;重点整理区依据组织整合、产业整合、空间整合的原则适时推行区域内部"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优化调整区应以内部挖潜为主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调整;适度整理区在整理过程中重点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挂钩项目优选区应实施整域推进的区域整理模式,实现城乡等级体系重构和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有效结合。该研究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序整理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农村科学建房激活内需保增长.[N].刘彦随;.经济日报.2009,
[2]   河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J].
张清军 ;
曹秀玲 ;
鲁俊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312-317
[3]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J].
陈玉福 ;
孙虎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27-735
[4]   农村土地整治新思考 [J].
郧文聚 ;
杨红 .
中国土地, 2010, (Z1) :69-71
[5]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分区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J].
刘玉 ;
刘彦随 ;
王介勇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145-153
[6]   2009年国内土地科学重点研究评述及2010年展望 [J].
冯广京 ;
陈美景 ;
曾爽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1) :71-79+81
[7]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8]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9]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及其对耕地的影响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杨鹏 ;
许新国 ;
余强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7) :312-316
[10]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转换方向模拟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孔祥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2) :21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