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8
作者
郭卫芳
张怡娟
刘琳
李一欣
金萍
张燕斌
机构
[1]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儿科
[2]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心肌酶活性; 心肌损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6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时血清心肌酶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肺炎组 2 4例患儿及对照组 18例体检正常儿的血清心肌酶活性 ,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肺炎组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α-羟丁酸脱氢酶 (α-HBDH)、磷酸肌酸激酶 (CPK)的活性与对照组的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轻症肺炎患儿仅有LDH或LDH和α -HBDH或LDH和CPK活性轻度增加。重症肺炎患儿LDH和α-HBDH或LDH和CPK或其中的三项活性明显增加 ,临床可表现为心力衰竭、心肌病变、中毒性肠麻痹等。结论 肺炎时常有一项或多项心肌酶活性呈不同程度增高 ,以LDH活性增高最常见 ,重症肺炎时常有二项或三项心肌酶活性同时增高 ,因此临床上应进行心肌酶活性测定 ,以便早期发现心肌损害 ,及时对心肌采取保护性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278 / 27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新生儿窒息并发心肌损害时血清LPO、CK-MB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J].
李俊 ;
樊绍曾 .
临床儿科杂志, 1993, (01)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