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山矿巷道支护设计研究

被引:14
作者
周小平
徐小敏
陈山林
机构
[1]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支护设计; 应力场; 塑性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53 [巷道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南京栖霞山矿巷道的稳定性以及巷道在不同的支护条件下的应力场和塑性区情况,得出不同埋深时主巷道和穿脉巷道较为合理的支护方式。对于主巷道和穿脉巷道中的矿岩巷道,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支护,支护后应力发生重分布,围岩中的应力集中明显减少并转移到混凝土喷层上。此外,部分围岩破碎、地下水较发育处应进行喷锚支护,而对于穿脉巷道的高丽山砂岩巷道,也需采用喷锚支护,部分巷道还应提前进行注浆加固。
引用
收藏
页码:2656 / 26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预应力锚索荷载分布机理原位试验研究 [J].
汪海滨 ;
高波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2) :2113-2118
[2]   锚杆支护巷道巷旁锚索加强支护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研究及应用 [J].
华心祝 ;
马俊枫 ;
许庭教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2) :2107-2112
[3]   深部软岩巷道锚注支护数值模拟研究 [J].
王连国 ;
缪协兴 ;
董健涛 ;
谭小宁 .
岩土力学, 2005, (06) :983-985
[4]   加固两帮控制深井巷道底鼓的机理研究 [J].
王卫军 ;
冯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05) :808-811
[5]   高应力巷道局部弱支护机理分析 [J].
庞建勇 ;
郭兰波 ;
刘松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2) :2001-2004
[6]   软弱围岩蠕变损伤机理及合理支护时间的反演分析 [J].
王祥秋 ;
杨林德 ;
高文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5) :793-796
[7]   巷道围岩自稳结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陈学华 ;
沈海鸿 ;
王善勇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