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发展

被引:9
作者
黄琪轩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发展困境; 国家构建; 新自由主义;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近几十年来,世界面临发展困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削弱了世界经济的社会基础,让整个世界都面临发展困境,也使得危机的根源难以消除。世界性的发展困境主要源于美国对世界发展模式的塑造。美国通过国际组织以及理念输出等方式,用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模式改造了发展中国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构建之进程。国家构建的缺失使得发展中国家既无力应对国际政治经济的挑战,也无力整合国内政治经济秩序。在后危机时代,美国相对衰落,而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效仿对象;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也制约了美国"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推广;中国的成功还让世界有了不同的发展理念。因此,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为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经济提供了新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5+155 +155-156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共和国一甲子探讨中国模式 [J].
潘维 ;
玛雅 .
开放时代, 2009, (05) :126-139
[2]   成为知识的生产者 [J].
王正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3) :1-1
[3]  
亚当·斯密在北京[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意) 阿里吉, 2009
[4]  
全球化及其不满[M].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著, 2004
[5]  
中国近代史[M].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蒋廷黻撰, 1999
[6]  
The Construction of a Global Profession: The Trans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s[J] . Marion Fourcad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2006 (1)
[7]   Rethinking the emerging Post-Washington Consensus [J].
Önis, Z ;
Senses, F .
DEVELOPMENT AND CHANGE, 2005, 36 (02) :263-290
[8]  
Sectoral conflict and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1914–1940[J] . Jeff Friede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1988 (1)
[9]  
Technology transfer patterns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LDCs: a study of licensing in Costa Rica[J] . Devora Grynspa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1982 (4)
[10]  
World Out of Balanc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Challenge of American Primacy .2 Stephen Brooks,William Wohlforth.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