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38
作者
翁小刚
朱晓新
杨庆
李玉洁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 实验研究; 动物模型;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9.11.003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尚无治疗NAFLD的特殊有效药物。本文查阅十年间国内外相关文献80余篇,对NAFLD的发病机制及新学说、NAFLD研究模型及观察指标,以及中药治疗NAFLD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NAFL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IR)等,与IR有关的"二次打击学说"能够合理地解释NAFLD的形成机制。NAFLD研究模型主要包括整体动物实验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观察指标主要涉及脂质代谢、一些特殊细胞如Kupffer细胞等。中医治疗NAFLD具有一定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舒肝降脂胶囊对高脂饲料加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 [J].
王永新 ;
沈鸿 ;
李惠 ;
吴子伦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9, 15 (05) :61-63
[2]  
Decreased phagocytic activity of Kupffer cells in a rat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model[J]. Tatsuhiro Tsujimoto,Hideto Kawaratani,Toshiyuki Kitazawa,Toshiko Hirai,Hajime Ohishi,Mitsuteru Kitade,Hitoshi Yoshiji,Masahito Uemura,Hiroshi Fukui.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8(39)
[3]   肝脂清颗粒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及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干预作用 [J].
赵海霞 ;
李勇 ;
孙建光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 (04) :33-35
[4]   肝脂清颗粒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空腹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J].
赵海霞 ;
李勇 ;
牟苒苒 .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06) :11-12
[5]   虫草菌丝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治疗效果的研究 [J].
杨朝霞 ;
代东伶 ;
沈薇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 (22) :2176-2178
[6]   载脂蛋白CⅡ、载脂蛋白CⅢ含量和脂蛋白脂肪酶、肝脂肪酶活性在大鼠脂肪肝模型中的变化 [J].
冯堃 ;
王炳芳 ;
田培营 ;
吴福荣 ;
陆永高 ;
杨英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 :12-14
[7]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高糖高脂诱导的糖尿病脂肪肝大鼠的影响 [J].
庞建华 ;
张耀 ;
苏杰英 ;
宋庆芳 ;
李梅轻 ;
王振贤 ;
徐焕宇 ;
王战建 .
肝脏, 2007, (05) :378-381
[8]   参苓白术散和膈下逐瘀汤对早期脂肪肝大鼠模型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J].
李松梅 ;
李秀芳 ;
林青 ;
淤泽溥 ;
代蓉 .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7, (05) :38-39
[9]   胆宁片对高脂模型大鼠脂肪肝及PPARα、CYP7A1表达的影响 [J].
杨英昕 ;
朱培庭 ;
张静喆 ;
章学林 ;
方邦江 .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7, (10) :721-726
[10]   两种建立肝细胞脂变模型方法的对比 [J].
周红宇 ;
阳学风 .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17) :2623-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