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银硐子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22
作者
方维萱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物化探总队,西安,
关键词
银硐子; 矿物地球化学; 成矿成晕; 显微构造; 标志; 示踪; 地球化学场;
D O I
10.16461/j.cnki.1000-4734.1999.03.015
中图分类号
P618.52 [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银硐子特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显微构造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银、铜主要富集于不同成分的沉积纹层过渡部位、斜交层面的密集劈理区、S形、X形裂隙构造中。本矿床的成矿成晕过程可划分为三个成矿期.五个成矿阶段,泥盆纪海底热水同生沉积成矿期中,第一阶段为菱铁矿-铁白云岩热水沉积-交代成矿阶段;第二阶段为银-多金属海底热水混合同生沉积成矿阶段;第三阶段为铜、银-铜、钡海底热水同生沉积成矿阶段;印支期岩浆动热改造富集成矿期形成的第四阶段为黄铜矿-银黝铜矿-铁白云石成矿阶段。燕山期岩浆动热改造富集成矿期形成的第五阶段为银黝铜矿-方解石阶段。文中讨论各成矿阶段的标型矿物组合和标型元素组合.总结了银富集成矿的矿物地球化学标志,应用矿物地球化学方法对柞水-山阳地区砷的地球化学场进行了解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结晶学及矿物学教学参考文集.[M].长春地质学院矿物教研室 主编.地质出版社.1983,
[2]  
结晶学及矿物学.[M].武汉地质学院矿物教研室编;.地质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