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生烃系统研究

被引:16
作者
朱光有 [1 ]
金强 [2 ]
张水昌 [1 ]
张林晔 [3 ]
张善文 [3 ]
郭长春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
[3]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沉积体系; 烃源岩; 复式生烃系统; 早第三纪; 车镇凹陷; 济阳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济阳坳陷车镇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生烃系统,认为生油岩的发育和分布受控因素有盆地构造沉降、气候旋回变化、物源供给等作用。湖盆不同演化时期发育的沉积体系决定了不同成因类型的烃源岩和油气组合。沉积充填演化过程的阶段性和多旋回性,形成的多套富含有机质的有效烃源岩,组成了复合生烃系统。油源对比表明,沙四上、沙三段和沙一段3套烃源岩已形成一定规模油气聚集,部分油气藏存在混源现象。该凹陷的3个次级洼陷均发育不同成因类型的烃源岩,其中沙三段烃源岩对油气藏的贡献最大,因此深湖环境下发育的沙三段优质烃源岩成为车镇凹陷复式生烃系统的主力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156 +15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复合生烃系统——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评价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 [J].
朱光有 ;
金强 ;
戴金星 ;
张水昌 ;
张林晔 ;
张英利 .
地质科学, 2005, (01) :133-144
[2]   济阳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及砂砾岩油气藏群 [J].
潘元林 ;
宗国洪 ;
郭玉新 ;
姜秀芳 ;
卓勤功 .
石油学报, 2003, (03) :16-23
[3]   东营凹陷旋回式深湖相烃源岩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周建林 ;
不详 .
地质科学 , 2003, (02) :254-262
[4]   中国叠合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基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J].
赵文智 ;
张光亚 ;
王红军 ;
王社教 ;
汪泽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1-8
[5]   油气成藏系统的概念及其在东营凹陷博兴地区的应用 [J].
蒋有录 ;
谭丽娟 ;
荣启宏 ;
宋建勇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12-16+9
[6]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对策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石油学报, 2002, (06) :1-11+7
[7]   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 [J].
朱光有 ;
金强 .
石油学报, 2002, (05) :34-39+5
[8]   关于东部油气富集盆地勘探可持续性的一些思考 [J].
金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1) :5-8+5
[9]   塔里木盆地两套海相有效烃源层——Ⅰ.有机质性质、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 [J].
张水昌 ;
张保民 ;
王飞宇 ;
梁狄刚 ;
何忠华 ;
赵孟军 ;
边立曾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3) :39-46
[10]   有效烃源岩的重要性及其研究 [J].
金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