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近60年降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李文宝 [1 ]
李畅游 [1 ]
刘志娇 [1 ]
韩殿国 [2 ]
孙鹏飞 [2 ]
姜海轩 [3 ]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2] 内蒙古敖汉旗山湾子水库灌区管理处
[3] 内蒙古通辽市水土保持局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大气环流指数; 降水量变化; 西风; 东亚夏季风; 内蒙古;
D O I
10.16853/j.cnki.1009-3575.2015.01.018
中图分类号
P468.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降水量变化是环境演变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统计内蒙古中西部等29个气象站近60年的降水资料,同时结合亚洲-太平洋对流层热力差异指数(APO)、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DO)等不同大气环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内蒙古中西部年均降水量的分界线大致沿阿拉善左旗-杭锦后旗-锡林浩特-西乌珠穆沁旗分布。该界线以东以南区域降水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简称"季风区"),以西以北区域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简称"西风区")。近60年来,季风区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而西风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且两者周期不同;2在季风区,降水量变化主要在2~3 a、4~5 a的年际周期上与APO、NAO指数偏移存在明显相关,而对PDO指数偏移响应并不明显。特别地,降水量变化与NAO指数明显相关性的周期长度正逐渐增加,且两者由负相关逐渐转变为正相关;3在西风区,降水量变化与各指数偏移的良好相关性主要出现在8~11 a的年代际周期上。在此周期上,降水量变化与PDO指数偏移呈正相关而与NAO指数偏移呈负相关,推测可能是由降水量变化对大气环流指数偏移响应的滞后性引起。总之,近60年来,内蒙古中西部降水量变化分布特征与西风逐渐增强导致东亚夏季风影响区北部边界位置南移有关,而区域降水量变化周期性可能受到APO、NAO、PDO等大气环流指数的特有周期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PD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与大尺度环流关系的影响 [J].
何鹏程 ;
江静 .
气象科学, 2011, 31 (03) :266-273
[2]   冬季蒙古高压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年际尺度关系 [J].
李崇银 ;
王力群 ;
顾薇 .
大气科学, 2011, 35 (02) :193-200
[3]   全球、中蒙干旱区及其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细节 [J].
钱正安 ;
宋敏红 ;
李万源 ;
蔡英 .
高原气象 , 2011, (01) :1-12
[4]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新动态及对干旱环境的影响——总体暖干化,局部出现暖湿迹象 [J].
张强 ;
张存杰 ;
白虎志 ;
李林 ;
孙兰东 ;
刘德祥 ;
王劲松 ;
赵红岩 .
干旱气象, 2010, (01) :1-7
[5]   中纬度亚洲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讨论 [J].
陈发虎 ;
陈建徽 ;
黄伟 .
地学前缘, 2009, 16 (06) :23-32
[6]   中东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以湖泊研究为例 [J].
安成邦 ;
陈发虎 .
湖泊科学, 2009, 21 (03) :329-334
[7]   阿克苏河径流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的关系(英文) [J].
李红军 ;
江志红 ;
杨青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9, 19 (01) :12-24
[8]   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大气环流和季风降水 [J].
赵平 ;
陈军明 ;
肖栋 ;
南素兰 ;
邹燕 ;
周波涛 .
气象学报, 2008, (05) :716-729
[9]   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异模态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J].
唐民 ;
吕俊梅 .
气象, 2007, (10) :88-95
[10]   西风区全新世以来湖泊沉积记录的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 [J].
蒋庆丰 ;
沈吉 ;
刘兴起 ;
张恩楼 ;
肖霞云 .
科学通报, 2007, (09) :1042-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