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中麻黄对荒漠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陈叶
秦嘉海
机构
[1] 河西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2] 河西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 甘肃张掖
[3] 甘肃张掖
关键词
荒漠化土壤; 中麻黄; 理化性质;
D O I
10.13758/j.cnki.tr.2005.05.018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在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壤上种植中麻黄,改土培肥效果十分明显。3年生麻黄草鲜草重12.17t/hm2,折干重4.87t/hm2,与CK比较0~20cm土层中自然含水量增加64.29g/kg,>0.25mm团粒结构增加14.31%,总孔隙度增加11.32%,体积质量(容重)降低0.30g/cm3,pH由8.32降到7.99,全盐含量降低1.72g/kg,脱盐率达到49.85%,有机质、速效N、P、K亦随之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疆荒漠地区几种重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及其人工栽培 [J].
尹林克 ;
程争鸣 ;
潘惠霞 .
干旱区研究, 2002, (04) :28-32
[2]  
最新常用中药材栽培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郭巧生主编, 2000
[3]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4]  
河西土壤与合理施肥. 秦嘉海,吕彪. 兰州大学出版社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