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治化的情感:政治传播中的情感话语

被引:8
作者
乔同舟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政治传播; 情感话语; 情感政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情感是理解政治传播的一个重要视角。抒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近代以来情感的政治化更为明显,情感既是政党或政府宣传与治理的技术和工具,也是民众进行社会抗争的资源和策略。情感的政治化过程,体现了如下逻辑:倾向于将社会问题情感化,个人情感集体化,其中隐含着"我们—他们"的二元对立色彩,情感被政治立场裹挟;情感政治化的表面是情感话语表达,背后则是意识形态运作。被政治化的情感,在进行政治动员、获取社会支持方面效能显著,但若利用过度,则会造成公众情感透支和社会治理的非理性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逻辑以DH事件为核心案例及其延伸分析 [J].
陈颀 ;
吴毅 .
社会, 2014, 34 (01) :75-103
[2]   网络抗争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策略与剧目 [J].
郭小安 .
国际新闻界, 2013, 35 (12) :56-69
[3]   论群体传播时代政治传播的情感视角 [J].
隋岩 ;
史飞飞 .
社会科学, 2013, (09) :27-33
[5]   苦难回忆与情感动员——大跃进时期文艺文本织构技巧探析之一 [J].
周冰 ;
付伶莉 .
名作欣赏, 2012, (26) :48-51
[6]   作为规训的生产——以大生产运动叙事为中心的话语考察 [J].
周海燕 .
开放时代, 2012, (08) :32-50
[8]   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基于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 [J].
谢金林 .
公共管理学报, 2012, 9 (01) :80-93+126
[9]   中国弱势群体的悲情抗争及其理论解释——以农民集体下跪事件为重点的实证分析 [J].
王金红 ;
黄振辉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2 (01) :152-164
[10]   从同情到尊敬——中国政治文化与公共情感的变迁 [J].
成伯清 .
探索与争鸣, 2011, (09)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