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类型,一种构造? 《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3句的解释

被引:14
作者
张家勇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不作否认表示; 容忍代理; 拟制追认; 信赖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因不作否认表示而对他人行为负责之规定与私法自治理念存在冲突,乃民法学应予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3句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容忍代理与拟制追认两种解释可能性。从司法案例及比较法的考察可知,两种构造虽同样针对无确定内涵的行为样态,均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价值填充,排斥拟制技术的运用,但二者所涉主体的利益关系及法律基础不同,在构成要件上应作区别对待。《民法通则》在文义上将两种类型收编一处,在法律构造上难称妥当,需经立法途径加以解决,即应将容忍代理作为广义表见代理的特殊类型,而将拟制追认改为默示追认纳入追认代理的一般规则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79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表见代理及其适用 [J].
章戈 .
法学研究, 1987, (06) :8-14
[3]  
民法典总则之理论与立法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尹田, 2010
[4]  
民法总则[M]. 法律出版社 , 林诚二, 2008
[5]  
民法总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国栋, 2007
[6]  
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李永军著, 2006
[7]  
民法导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施瓦布, 2006
[8]  
民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4
[9]  
民法法律行为理论之全部[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芮沐著, 2003
[10]  
民法总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泽鉴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