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生计与黄河源区生态安全——基于青海省玛多县的考察

被引:11
作者
邵侃 [1 ]
田红 [2 ]
机构
[1]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2]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关键词
藏族; 传统生计; 黄河源区; 生态安全; 玛多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近年来,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冲击了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引发了该地区一系列的生态灾变。本文以"黄河源区第一县"——青海省玛多县为个案,采用生态学和人类学相结合的视角,对其生态环境和藏族居民的传统生计进行了考察,指出藏族传统生计能够有效规避当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实现了生态环境高效利用与精心维护的兼容。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源区的生态安全问题,应当重视藏族传统生计的保护、发掘和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109 +1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应对草地退化的生态移民政策及牧户响应分析——基于黄河源区玛多县的牧户调查 [J].
芦清水 ;
赵志平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43-152+277
[2]   高寒草甸地区沙漠化发展过程及成因分析——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例 [J].
薛娴 ;
郭坚 ;
张芳 ;
宗莉 ;
韩邦帅 ;
黄翠华 .
中国沙漠, 2007, (05) :725-732
[3]   文化生态学 [J].
朱利安·H·斯图尔特 ;
潘艳 ;
陈洪波 .
南方文物, 2007, (02) :107-112+106
[4]   黄河源区玛多县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分析 [J].
师江澜 ;
史纪安 ;
杨改河 ;
王得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147-153+158
[5]   地方性知识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青海藏区习惯法为例 [J].
马晓琴 ;
杨德亮 .
青海社会科学, 2006, (02) :134-139
[6]   论迪庆藏区的神山崇拜与生态环境 [J].
尕藏加 .
中国藏学, 2005, (04) :87-91
[7]   基于“GIS/RS”技术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 [J].
石磊 ;
马俊飞 ;
杨太保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4) :212-214
[8]   黄河源区土地沙漠化的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以玛多县为例 [J].
封建民 ;
王涛 ;
齐善忠 ;
谢昌卫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141-145
[9]   黄河源区玛多县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J].
摆万奇 ;
张镱锂 ;
谢高地 ;
沈振西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823-826
[10]   青海玛多县的生态问题及其对策 [J].
徐明 .
攀登, 2002, (01) :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