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根技术对磷石膏农用的强化效应

被引:14
作者
谷林静
白来汉
张乃明
张仕颖
岳献荣
陈永志
夏运生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磷; 石膏; 砷; 丛枝菌根真菌; 小葱; 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40.1 [物理化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磷石膏资源农业利用的可行性已成为磷复肥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菌根技术的引入可能是磷石膏在低硫缺磷土壤上农用的有效新途径。该文以小葱(Allium schoenoprasumL.)为供试植物进行模拟试验,研究添加不同量(0、20、40g/kg)磷石膏(phosphogypsum,PG)和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Glomus mosseae、Glomus aggregatum、Diversispora spurcum)对其生长及磷、硫、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葱植株生物量、磷、硫、砷含量及磷砷吸收比均随磷石膏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有增加趋势。与未接种相比较,在添加了磷石膏的基础上接种上述AMF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小葱生长并促进其磷素养分的吸收,而添加40g/kg磷石膏(PG40)处理接种Glomus mosseae(GM)和Diversispora spurcum(DS)的宿主植株砷含量显著较低,其中以PG40-GM组合处理的小葱生长量、磷、硫吸收量及磷砷吸收比最大,在缺磷低硫土壤上促生效果最好。PG20添加水平时接种上述任意AMF后的小葱砷含量明显降低(且在食品砷限量标准范围内);而PG40添加水平时只有接种DS的小葱砷含量基本在限量标准之内,且抗砷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关于云南省磷石膏利用的思考附视频 [J].
杨跃华 ;
舒艺周 .
无机盐工业, 2012, (12) :6-8
[2]   丛枝菌根对黄檗氮素及含氮物质含量的影响(英文) [J].
范继红 ;
高琼 ;
邹原东 .
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12, 13 (08) :1695-1698
[3]   我国磷石膏资源化应用的现状及前景 [J].
廖若博 ;
徐晓燕 ;
纪罗军 ;
周开敏 .
硫酸工业, 2012, (03) :1-7
[4]   丛植菌根在尾矿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试验研究 [J].
刘惠欣 ;
张俊英 ;
李富平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14) :285-289
[5]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旱稻吸收砷及土壤砷形态变化的影响 [J].
刘云霞 ;
周益奇 ;
董妍 ;
孙国新 .
生态毒理学报, 2012, 7 (02) :195-200
[6]   不同磷石膏添加量与接种菌根对玉米生长及磷、砷、硫吸收的影响 [J].
白来汉 ;
张仕颖 ;
张乃明 ;
夏运生 ;
王幼珊 ;
姜蓉 ;
赵涵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11) :2485-2492
[7]   供硫和丛枝菌根真菌对洋葱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J].
张宇亭 ;
罗珍 ;
郭涛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05) :1283-1287
[8]   丛枝菌根真菌与蚯蚓对玉米修复砷污染农田土壤的影响 [J].
肖艳平 ;
邵玉芳 ;
沈生元 ;
尹睿 ;
林先贵 ;
张晶 ;
白建峰 ;
陈玉成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3) :235-240
[9]  
我国磷石膏利用途径的探讨[J]. 钟本和,王辛龙,张志业,杨秀山.磷肥与复肥. 2010(03)
[10]   磷石膏的利用和回收 [J].
杜璐杉 ;
明大增 ;
李志祥 ;
李勇辉 .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0, 39 (04)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