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微时代”与“微文化”的传播学视角审视
被引:2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昕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翁华强
[
2
]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团委宣传部
来源
:
青年记者
|
2012年
/ 26期
基金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
微文化;
微时代;
D O I
:
10.15997/j.cnki.qnjz.2012.26.022
中图分类号
: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微时代"的定义与范畴关于"微时代"的定义,学界仍莫衷一是。有的通过传播现象进行总结性的界定,如陈艳艳认为:"由微民发起,以微博为载体,加之以微动力、微情绪、微需要、微服务,共同构成当前社会盛行的微文化,人们自此进入微时代。"①也有学者通过分析"微时代"的网络传播构成要件归纳定义,如浙江大学林群认为:"‘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2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简析“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征——从以微博为首的“微媒体”说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隋红
.
大众文艺,
2012,
(01)
:180
-181
[2]
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英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0)
:84
-86
[3]
微时代背景下的警察文化建设
[J].
陈艳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陈艳艳
.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1
(01)
:108
-110
[4]
微时代下社会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透视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琪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04)
:12
-13
[5]
“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
[J].
杨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杨威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04)
:28
-30
[6]
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群
.
青年记者,
2010,
(02)
:7
-8
[7]
新媒体观[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陆小华, 2008
←
1
→
共 7 条
[1]
简析“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征——从以微博为首的“微媒体”说起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隋红
.
大众文艺,
2012,
(01)
:180
-181
[2]
微时代视阈中高校网络德育困境及对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小英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10)
:84
-86
[3]
微时代背景下的警察文化建设
[J].
陈艳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陈艳艳
.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1
(01)
:108
-110
[4]
微时代下社会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透视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琪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04)
:12
-13
[5]
“微时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
[J].
杨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杨威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04)
:28
-30
[6]
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群
.
青年记者,
2010,
(02)
:7
-8
[7]
新媒体观[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陆小华, 200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