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157
作者
吴焕淦 [1 ]
严洁 [2 ]
余曙光 [3 ]
徐斌 [4 ]
常小荣 [2 ]
马晓芃 [1 ]
穆敬平 [1 ]
刘慧荣 [1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2] 湖南中医药大学
[3] 成都中医药大学
[4] 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灸法; 灸用材料; 灸量; 量效关系,针灸疗法; 红外辐射光谱; 作用机制; 述评;
D O I
10.13460/j.issn.1005-0957.2009.01.001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从灸材、灸量、艾灸的光热效应、艾灸的调节机制等方面综述灸法研究的现状,提出制约灸法发展的关键问题,并对灸法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1]   隔药灸和电针对克罗恩病大鼠结肠IGF-I、IGF-IR、IGFBP-5表达的影响 [J].
马晓芃 ;
安彩萍 ;
吴焕淦 ;
施征 ;
刘慧荣 ;
张立恒 ;
杨珊 ;
杨玲 .
上海针灸杂志, 2008, (05) :37-40
[2]   艾灸对老年人衰老症状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J].
崔云华 ;
施茵 ;
国兰琴 ;
吴焕淦 ;
赵琛 .
辽宁中医杂志, 2008, (05) :758-760
[3]   不同的艾灸量对运动后血乳酸影响的观察 [J].
顾一煌 ;
金宏柱 ;
吴云川 ;
任建宁 .
辽宁中医杂志, 2007, (11) :1639-1640
[4]   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对脑血管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J].
赵宁侠 ;
郭瑞林 ;
任秦有 ;
郭瑞峰 ;
潘娜 .
针刺研究, 2007, (04) :252-254
[5]   隔药灸脐法延缓衰老临床观察 [J].
高树中 ;
王军 .
中国针灸, 2007, (06) :398-402
[6]   蕲艾燃烟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J].
洪宗国 ;
农熠瑛 ;
杨兆涛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0-12
[7]   艾灸的不同刺激量对雷公藤甲素毒副作用的影响 [J].
李守栋 .
甘肃中医, 2007, (01) :49-50
[8]   艾灸对老年鼠乙酰胆碱含量及胆碱脂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J].
杜艳军 ;
田青 ;
宋杰 ;
康玉屏 ;
孙国杰 .
湖北中医杂志, 2007, (01) :3-4
[9]   不同艾灸量对运动后血清肌酸激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顾一煌 ;
金宏柱 ;
吴云川 ;
李守栋 ;
任建宁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6) :373-375
[10]   艾灸对老年大鼠线粒体释放蛋白Bcl-2 Bax在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影响 [J].
杜艳军 ;
孙国杰 ;
康玉屏 .
中医药学刊 , 2006, (09) :1679-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