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凋落物储量及持水特性

被引:18
作者
曾昭霞 [1 ,2 ]
刘孝利 [3 ]
王克林 [1 ,2 ]
曾馥平 [1 ,2 ]
宋同清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观测站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喀斯特; 凋落物储量; 持水量; 持水率; 吸水速率;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1.017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对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区3种原生林——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林、白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林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林与3种次生林——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和黄荆(Vitexnegundo)的凋落物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及凋落物吸水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八角枫林的凋落物储量(3.3t.hm-2)最大,其次为圆叶乌桕和枫香林(3.2和2.9 t.hm-2),青檀林最小(1.8 t.hm-2)。不同林型的凋落物持水量大小依次为八角枫>白花檵木>黄荆>圆叶乌桕>枫香>青檀。青檀、白花檵木、枫香、圆叶乌桕、八角枫和黄荆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01%、342%、224%、253%、288%和328%。凋落物的持水量及持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呈对数增长。6种林型中,白花檵木林凋落物的吸水速率最大,黄荆、青檀和八角枫次之,而圆叶乌桕和枫香较小,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而降低。综合比较得出,研究区次生林凋落物的持水量大于原生林,但原生林凋落物的持水率与吸水速率大于次生林,可见原生林凋落物的累积更具生态水文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29 / 14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森林凋落物动态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J].
彭少麟 ;
刘强 .
生态学报, 2002, (09) :1534-1544
[2]  
Branch mortality and potential litterfall from Douglas-fir trees in stands of varying density. Maguire, D. 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994
[3]  
Valida-tion of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gainst spatialobservations. Motovilov YG,Gottschalk L,Engeland K,et al.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1999
[4]  
Validation of a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against spatial observations[J] . &nbsp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1999
[5]   三峡库区三种林下地被物储水特性 [J].
程金花 ;
张洪江 ;
史玉虎 ;
程云 ;
祁生林 ;
何凡 ;
潘磊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25-1828
[6]   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和土壤性质研究 [J].
王光玉 .
林业科学, 2003, (S1) :15-20
[7]   辽西半干旱区几种人工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J].
罗跃初 ;
韩单恒 ;
王宏昌 ;
刘建民 ;
魏晶 ;
吴钢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6) :919-923
[8]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J].
官丽莉 ;
周国逸 ;
张德强 ;
刘菊秀 ;
张倩媚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49-456
[9]   山东省石灰岩山区灌木林枯落物持水性能的研究 [J].
李红云 ;
杨吉华 ;
鲍玉海 ;
郑兆亮 ;
贝桂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44-48
[10]   华南典型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J].
薛立 ;
何跃君 ;
屈明 ;
吴敏 ;
徐燕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3) :31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