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积沙区土地生态损伤自修复能力评价

被引:10
作者
陈超 [1 ,2 ]
胡振琪 [1 ,2 ]
台晓丽 [1 ]
王新静 [1 ]
樊廷立 [1 ]
王西营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2] 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
风积沙区; 土地生态损伤; 土地复垦; 自修复;
D O I
10.19880/j.cnki.ccm.2015.10.029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对风积沙区土地生态损伤自修复能力进行评价,选取典型风积沙煤矿土地生态损伤区,依据附加坡度进行评价单元划分,在不同开采时序对不同评价单元地裂缝进行统计,同时对土壤理化特性指标进行采样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数学模型对研究区土地生态损伤自修复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强度开采条件下40%的受损区具有明显自修复能力,可明显减少土地修复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煤矿区生态环境的自修复、自然修复和人工修复 [J].
胡振琪 ;
龙精华 ;
王新静 .
煤炭学报, 2014, 39 (08) :1751-1757
[2]   采煤沉陷对沙地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 [J].
邹慧 ;
毕银丽 ;
朱郴韦 ;
杜涛 ;
韩博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4, 43 (03) :496-501
[3]   基于可拓法的高潜水位矿区复垦潜力评价 [J].
何厅厅 ;
赵艳玲 ;
石娟娟 ;
王亚云 ;
刘亚萍 ;
冉艳艳 .
中国煤炭, 2014, 40 (04) :125-130
[4]   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 [J].
胡振琪 ;
王新静 ;
贺安民 .
煤炭学报, 2014, 39 (01) :11-18
[5]   西部风积沙区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生态修复研究 [J].
张建民 ;
李全生 ;
胡振琪 ;
王义 ;
李强 .
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09) :173-177
[6]   神东矿区现代煤炭开采技术下地表生态自修复研究 [J].
李全生 ;
贺安民 ;
曹志国 .
煤炭工程, 2012, (12) :120-122
[7]   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土地破坏程度评价研究 [J].
赵艳玲 ;
黄琴焕 ;
薛静 ;
彭海燕 .
金属矿山, 2009, (05) :161-163+167
[8]   论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与环境保护 [J].
张宏 ;
韩敏玉 .
中国环境管理, 2001, (05) :6-8
[9]  
GB/T 28407-2012. 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S].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