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及调控对策研究

被引:9
作者
盛科荣
张平宇
马延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辽宁; 可持续发展能力; 区域差异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建国以来辽宁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认为辽宁省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 ,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并且城市产业结构偏重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接着构建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 3大类 41项指标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辽宁 14个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了区域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沈阳、大连属于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盘锦、鞍山、本溪和丹东属于较强可持续发展地区 ,抚顺、锦州、营口、葫芦岛、辽阳属于一般可持续发展地区 ,铁岭、朝阳、阜新属于弱可持续发展地区。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经济空间布局和保护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 [J].
顾朝林 ;
甄峰 ;
黄朝永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281-287
[2]   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 [J].
佟连军 ;
张明祥 .
地理科学, 1999, (06) :517-520
[3]   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 [J].
方创琳 ;
毛汉英 .
地理学报, 1999, (05) :410-419
[4]   山东省跨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控研究 [J].
毛汉英 .
地理学报, 1998, (05) :31-39
[5]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 [J].
叶文虎 ;
仝川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7, (03) :83-87
[6]   可持续空间结构与区域持续发展 [J].
张平宇 .
经济地理, 1997, (02) :16-21
[7]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J].
毛汉英 .
地理研究, 1996, (04) :16-23
[8]   论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指标体系 [J].
王海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6, (01) :43-48
[9]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理论研究 [J].
赵景柱 .
生态学报, 1995, (03) :327-330
[10]   沈阳西郊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 [J].
肖笃宁 ;
赵羿 ;
孙中伟 ;
张国枢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1) :7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