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交界地区花岗岩中包体的类型、特征与成因

被引:5
作者
庞保成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包体; 角闪岩相; 麻粒岩相; 区域动热变质; 热穹隆变质;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1.01.003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据包体岩相学及矿物学研究 ,包体岩石为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的副变质岩 ,岩石类型有麻粒岩、变粒岩、片麻岩和富云包体。角闪岩相包体形成的温度为 6 33℃ ,压力为46 0 MPa~ 5 5 0 MPa;麻粒岩包体形成的温度为 781℃~ 883℃ ,压力为 5 30 MPa~ 710MPa。包体为部分熔融形成寄主花岗岩岩浆的源区岩石残余。其中大容山—十万大山地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包体岩石为区域动热变质成因 ;云开大山地区麻粒岩包体岩石为热穹隆变质成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两广交界地区S型花岗岩中麻粒岩包体的特征和成因 [J].
杜杨松 ;
Ken D.Collerson ;
赵建新 ;
庞保成 .
岩石学报, 1999, (02) :150-155
[2]   粤西云炉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的主要特点和成因讨论 [J].
陈斌,庄育勋 .
岩石学报, 1994, (02) :139-150
[3]   华北地台太古代麻粒岩相带的堇青石-夕线石组合:低压麻粒岩相的标志 [J].
阎月华 ;
翟明国 ;
郭敬辉 .
岩石学报, 1991, (04) :46-56+102
[4]   广西大容山-十万大山岩带中花岗岩类特征及成因 [J].
汪绍年 .
岩石学报, 1991, (02) :73-80
[5]   大容山—十万大山岩带陆壳转生型花岗岩中包体初步研究 [J].
汪绍年 .
南方自然资源, 1987, (01) :29-37
[6]  
广东省变质岩概况[J]. 刘公民.广东地质. 1989 (04)
[7]  
The reaction 3 cordierite = 2 garnet + 4 sillimanite + 5 quartz as a geological thermometer in the Opinicon Lake region, Ontario[J] . K. L. Currie.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7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