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动力煤氟的排放量

被引:18
作者
昆利
徐立荣
李日邦
向连华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西安科技学院 北京  西安科技学院 西安
[3] 北京
[4] 西安
关键词
煤; 氟; 排放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燃烧条件下我国主要动力用煤——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煤燃烧时氟的释放量,采集和分析了高温和中低温电厂以及民用锅炉的原煤、底灰、飞灰的含氟量,对我国每年动力煤氟的排放量和排放率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测算.结果表明:高温电厂燃烧1t含氟量为100g左右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石炭-二叠系的低氟煤,排放到大气中的氟为89.90g左右.高温电厂燃煤中氟的排放率为95.93%左右;中低温电厂和民用锅炉燃煤中氟的排放率为77.56%左右.中国每年电厂和民用燃煤约8亿吨左右,主要为华北区和西北区的石炭-二叠系的动力煤,以含氟量为100g/t左右的低位计算,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氟为66398.5t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873 / 8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发展动力煤洗选与加工的政策建议 [J].
叶大武 .
选煤技术, 2001, (05) :1-3+6
[2]   中国西部地区特殊煤种及其综合开发与利用 [J].
曾勇 .
煤炭学报, 2001, (04) :337-340
[3]   煤中微量元素氟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J].
齐庆杰 ;
刘建忠 ;
周俊虎 ;
曹欣玉 ;
岑可法 .
煤炭转化, 2000, (02) :7-11
[4]   煤在链条炉内燃烧过程中氟排放规律及抑制研究 [J].
刘建忠 ;
吴晓蓉 ;
姚强 ;
曹欣玉 ;
岑可法 .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9, (05) :642-646
[5]   煤中氟化物的测量及分布规律初探 [J].
刘建忠 ;
姚强 ;
曹欣玉 ;
岑可法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2) :10-13
[6]   燃煤电厂氟的迁移转化与治理对策 [J].
唐文伟 ;
顾国维 ;
曾新平 .
环境保护, 1999, (02) :13-15
[7]   论我国洁净煤技术的推广应用 [J].
成玉琪 .
中国煤炭, 1998, (04) :12-16+60
[8]   我国动力煤利用的若干问题 [J].
戴和武 ;
李瑞 ;
李连仲 ;
谢可玉 .
中国煤炭, 1997, (09) :12-15+58
[9]   秦巴山地石煤产区燃煤型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J].
陈宝群 ;
李俊岭 ;
王亚平 ;
李跃 ;
郑来义 ;
徐生惠 ;
胡家俊 ;
马明高 ;
汪武金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7, (05) :270-273
[10]   中国煤炭生产的发展与趋势 [J].
乌荣康 .
中国煤炭, 1996, (12)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