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危险性在我国刑法中的功能定位

被引:72
作者
游伟
陆建红
机构
[1] 华东政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浙江省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员,审判员
关键词
人身危险性; 再犯可能性; 主观恶性; 刑法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人身危险性最基本的涵义 ,是指再犯可能性。再犯可能性 ,属于已然的社会危害性范畴 ,而主观恶性则是人身危险性的表征之一。人身危险性在罪责刑结构中 ,并不当然地起决定作用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修正的作用。我们可以以行为人没有人身危险性或者人身危险性较小为由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但不能以行为人存在着人身危险性或者人身危险性较大为由 ,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人身危险性不能增加刑罚量 ,只在其较小或没有的时候 ,起减小刑罚量的作用。无论在定罪中还是在量刑中 ,人身危险性只应具有这一单向性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刑法的基本立场.[M].张明楷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  
刑法基础理论研究.[M].刘生荣;黄丁全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
[3]  
西方刑罚功能论.[M].钟安惠著;.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4]  
刑罚个别化研究.[M].翟中东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5]  
刑法基础论.[M].杨春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  
走向哲学的刑法学.[M].陈兴良著;.法律出版社.1999,
[7]  
当代中国的罪与罚.[M].周振想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8]  
刑罚结构论.[M].梁根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  
量刑的基本理论研究.[M].胡学相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0]  
刑事责任要义.[M].张文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