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导向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评估

被引:5
作者
王圣云 [1 ,2 ]
张新芝 [3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社会发展; 福祉; Entropy-AHP模型; 动态演进; 中部地区;
D O I
10.13764/j.cnki.ncds.2016.02.011
中图分类号
D67 [地方政治];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民生福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落脚点。人口质量与居民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构成了区域社会发展的辅护条件,区域社会发展是"主辅"机制协同作用下民生福祉的动态演进过程。构建基于民生福祉视角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测评框架和指标体系,对1990—2011年("八五"初到"十一五"末)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1990—2011年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之后进程大大加快;"十一五"末中部六省社会发展差异趋向扩大,而东中西部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相对缩小;"十一五"末中部六省人口质量、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五个社会发展维度之间趋向均衡发展;1990—2011年,中部地区人口质量呈增长态势,居民生活水平整体呈现更快增长势头,"九五"时期改善尤为显著。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提升态势,社会保障水平除了山西、安徽为负增长外,中部其他省份均为正增长;中部地区推进社会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坚持走一条以社会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型福祉提升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 [J].
范恒山 .
宏观经济管理, 2013, (01) :13-16
[2]   浙江与苏、粤两省社会发展水平之比较研究 [J].
钟其 .
浙江社会科学, 2012, (06) :149-155+161
[3]   公共服务“中部塌陷”现象研究:表现、成因与对策 [J].
潘文轩 .
湖北社会科学, 2012, (04) :61-64
[4]   区域社会发展质量的概念界定与涵义解析——基于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和理论解读 [J].
王海萍 ;
陈斐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3 (02) :78-83
[5]   中国沿海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动态变迁的测度 [J].
殷克东 ;
陈斐 .
统计与决策, 2010, (09) :66-70
[6]   大连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J].
孙才志 ;
迟克续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8, (01) :115-118
[7]   人类福利:概念和概念化 [J].
Des Gasper ;
陆丽娜 .
世界经济文汇, 2005, (03) :65-91
[8]   中国大城市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J].
阎耀军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1) :71-76
[9]   我国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再探讨 [J].
谢立中 .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01) :3-10
[10]   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应用 [J].
王地宁 ;
唐钧 .
中国社会科学, 1991, (01) :15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