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

被引: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吕霄鹏
机构
[1]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高级别; 联合国粮农组织; 能源需求;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 联合国专门机构; 生物能源; 生物燃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16.2 [能源工业、动力工业]; F31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日益高涨的全球粮食价格,正在威胁着8亿多人口的生存和更多人口的生活,也正在演变成一场二战以来最大的粮食危机,成为当前各国上至政要下至普通百姓所关心的问题。2008年5月,海地总统就成为首位因为粮食危机下台的国家首脑。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粮食的饲料化,然而这还并非导致粮价暴涨的最主要因素。另一个更明显、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粮食能源化。一些发达国家用谷物生产生物燃料,消耗了大量的粮食作物,打破了原有的全球粮食供求格局。目前,粮食危机已经威胁到全球各国民众的生活,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8年6月3~5日在罗马召开全球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探究粮食危机的真正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大会致辞中说:国际社会应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实施一套"双轨"策略,以应对粮价上涨。短期内,国际社会应加大对穷国的粮食援助,帮助易受粮价上涨影响的人群渡过难关;同时要赶在2008年耕种季节开始前,为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户紧急提供种子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从长期看,国际社会应解决限制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确保对农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小规模农户的长期投资,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到2030年,全球粮食产量必须提高50%才能满足因人口增长等因素而不断增加的需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在大会上强调,确保粮食安全是各方共同面临的政治性挑战,也是解决人类需求的最根本和优先问题。我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率团参加大会并发言:世界粮食安全面临重大挑战,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发展中国家受粮食危机影响最大也最直接,是加强世界粮食安全的重点所在。孙政才指出:中国将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能源发展道路,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严格控制用玉米、油料等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坚持充分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农村废弃物发展生物质能源。中国一直坚持为促进世界粮食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向国际粮农机构和一些出现粮食紧急状况的国家提供捐赠和粮食援助;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利用农业技术优势,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业和粮食生产水平。高级别会议的宗旨是审议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在令人担忧的粮价飞涨的背景下所面临的紧迫而严峻的形势,总体目标是在食品价格飞涨及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新挑战的形势下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最终,参加此会的180多个国家代表达成"艰难的妥协",发表了共同宣言。虽然宣言比原订目标有些缩水,但还是承诺在2015年或之前将全球贫穷人口减少一半,坚决利用一切手段来减轻当前粮食危机所造成的苦难,其措施包括减少贸易壁垒、增加农业生产、采取"紧急及协调"的行动等。关于这些举措的落实情况,将不断做出新的报道。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全球决策高层的动态信息,本期"高端视点"栏目翻译刊登了该次大会的部分最新资料供大家参考。相信粮农组织的这次高级别会议将会对全球粮食安全及农业发展起到科学的指导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 / 6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