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区带及勘探方向研究

被引:10
作者
伍致中
机构
[1] 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
关键词
准噶尔,坳陷,隆起,含油气组合,二叠系,侏罗系,有利区带,勘探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依据重磁力和地壳厚度等资料,论述了准噶尔古陆片的存在及其边界,并认为其上有古生代的陆表海沉积。依据山前凹陷的存在及沉积特征,认为盆地形成于中石炭—早二叠世,并讨论了盆地的初始边界,把盆地形成后的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4个:坳陷和隆起的发育具有继承性特征;构造的样式和性质,边缘以推覆构造为主,中部以披覆构造为主;拟定了构造分区原则,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分区。生油层主要是上二叠统,其次是下二叠统、上三叠统和下中侏罗统。结合热演化史,建立了油源丰度指数指标,坳陷特别是南缘多期叠合的深坳陷,是油源丰度最高区。储集层是多套的,上二叠统一侏罗系是最主要的复式含油组合。结合构造发展,分析了油气运移方向,指出了最有利的含油气区带有4个:克乌断阶带—玛湖背斜区,中拐凸起—红车断阶带,白家海凸起,莫索湾背斜带—石南凸起。在勘探方向上,仍应加强区域勘探,立足大坳陷寻找大油田,选区首先考虑油气聚集条件,其次才是目的层深度和钻探条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323
页数:4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再论博格达推覆构造与油气 [J].
伍致中 ;
郭富贤 .
新疆地质, 1991, (01) :40-49
[2]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成因、特征及含油气评价 [J].
伍致中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4) :1-7
[3]   西准噶尔推覆体及其演化 [J].
兰廷计 .
新疆地质, 1986, (03) :35-43
[4]   陆壳碰撞的一种模式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油气勘探 [J].
伍致中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2) :211-219
[5]  
陆相有机质演化和成烃机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黄第藩 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