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剩余:转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制性剩余要素市场化改革及经济增长的新潜能

被引:9
作者
周天勇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二元体制; 体制扭曲; 体制剩余; 要素市场化改革;
D O I
10.19862/j.cnki.xsyk.000164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起定量分析的逻辑框架和方法。以要素投入产出关系为视角,观测体制扭曲下的资源和要素闲置、浪费和低利用率,界定和测算其体制剩余规模,通过体制二元转轨,也即资源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使剩余得以充分利用,这也就是改革形成的增长潜能。体制剩余是转轨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城乡由于户籍等体制扭曲,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体制性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因土地计划配置形成了土地的巨额体制剩余。未来十五年中,二元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体制需要向一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轨,通过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使规模较大的体制剩余劳动力与体制剩余土地相组合,形成投入产出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可能实现中高速增长关键性的新增潜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指标研究 [J].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
李雪松 ;
陆旸 ;
汪红驹 ;
冯明 ;
娄峰 ;
张彬斌 ;
李双双 .
中国工业经济, 2020, (04) :5-22
[2]   产权与管制——中国宅基地制度演进与改革 [J].
刘守英 ;
熊雪锋 .
中国经济问题, 2019, (06) :17-27
[3]   迁移受阻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J].
周天勇 .
中国人口科学, 2018, (01) :19-32+126
[4]   中国生产率估计及其波动分解 [J].
白重恩 ;
张琼 .
世界经济, 2015, 38 (12) :3-28
[5]   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 [J].
刘世锦 ;
刘培林 ;
何建武 .
管理世界, 2015, (03) :1-5
[6]  
承载新使命的城镇化战略[J]. 林毅夫. 理论参考. 2013 (05)
[7]   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 [J].
卢锋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7) :47-67+204
[8]  
跨越发展的陷阱[M]. 中国财富出版社 , 周天勇, 2017
[9]  
Economic Growth and Convergence, Applied to China[J] . Robert J. Barro. China & World Economy . 2016 (5)
[10]  
Take‐off, Persistence and Sustainability: The Demographic Factor in Chinese Growth[J] . Fang Cai,Yang Lu. Asia & the Pacific Policy Studies . 2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