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保证方式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刘方权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四川成都
关键词
取保候审; 保证方式; 人保; 财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从理想的角度看,在取保候审过程中,公安机关决定采用何种保证方式,首先考虑的应当是保证的效果。但是,调查表明,在取保候审措施的功能被异化为一种"案件消化机制"之后,保证效果并非是决定公安机关选择保证方式的关键因素。公安机关在决定采用何种保证方式时更多的是受到了经济利益和程序繁简因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完善——以加拿大的保释制度为借鉴 [J].
宋英辉 ;
何挺 .
法学评论, 2007, (05) :107-113
[2]  
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M] 左卫民等; 著 法律出版社 2007,
[3]  
官僚制内幕[M] (美)安东尼·唐斯(AnthonyDowns)著;郭小聪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4]  
试点与改革[M] (美) 帕森斯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5]  
权力与规则[M] (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ErhardFriedberg)著;张月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6]  
刑事诉讼法学[M] 樊崇义主编; 法律出版社 2004,
[7]  
哲学与权力的谈判[M] [法]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 著;刘汉全 译 商务印书馆 2000,
[8]  
同意的计算[M] (美)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Buchanan);(美)戈登·塔洛克(GordonTullock)著;陈光金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9]  
治理与善治[M] 俞可平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10]  
规训与惩罚[M]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刘北成;杨远婴译; 三联书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