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梢和茶花主要挥发物对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引诱效应

被引:25
作者
韩宝瑜
周成松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杭州,杭州
关键词
茶二叉蚜; 门氏食蚜蝇; 大草蛉; 蚜害茶梢; 互利素;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4.0134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用Y形嗅觉仪进行的生测表明茶二叉蚜和蚜害茶梢复合体挥发物显著引诱门氏食蚜蝇和大草蛉 .剂量为 10 -4g·ml-1时 ,在味源和空气对照之间 ,食蚜蝇对源于复合体的香叶醇和水杨酸甲酯、源于完整茶梢的正辛醇、源于茶花的橙花醇有极显著趋性 (P <0 .0 1) ,对源于复合体的反 2 己烯 1 醇、反 2 己烯醛、罗勒烯和芳樟醇有显著趋性 (P <0 .0 5 ) ;大草蛉则显著趋向源于完整茶梢的正辛醇和己醛 (P <0 .0 5 ) .剂量为 10 -2 g·ml-1时 ,食蚜蝇对己醛、橙花醇及源于复合体的苯甲醛有显著趋性 ,大草蛉显著趋向于苯甲醛、己醛、香叶醇和反 2 己烯 1 醇 .结果表明 ,除了醛类和水杨酸甲酯外 ,香叶醇、正辛醇和反 2 己烯 1 醇等也有显著引诱效应 .2种天敌对信息物的反应是有阈值的 .两种剂量的己醛均显著引诱大草蛉 ,橙花醇是引导食蚜蝇朝茶花定向的信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茶蚜及其主要天敌的种群动态和捕食效应观察 [J].
韩宝瑜 ;
崔林 .
福建茶叶, 2003, (01) :13-14
[2]   异色瓢虫4变种成虫对茶和茶蚜气味行为反应 [J].
韩宝瑜 ;
陈宗懋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3) :413-416
[3]   丹桂与名优乌龙茶品种香气特征比较 [J].
陈荣冰 ;
张方舟 ;
黄福平 ;
游小妹 .
茶叶科学, 1998, (02) :35-40
[4]   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营养层次的相互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J].
娄永根 ;
程家安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3) :3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