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的优化设计

被引:17
作者
王景雷
孙景生
刘祖贵
张寄阳
机构
[1]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2]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河南新乡
[3] 河南新乡
关键词
GIS; 半方差函数; Kriging方法; 作物需水量; 合理取样数; 优化设计; 冬小麦;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5.02.017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的布置主要包括合理的采样数目和合理的采样位置的确定。本文将GIS的空间管理功能和地统计的空间分析功能有机结合,在分析作物需水量空间变异的基础上,首先用经典统计学确定合理的采样数目,进而利用地统计学处理空间结构的优良特性,确定合理的采样结构。在总结作物需水量观测站点优化设计主要步骤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冬小麦需水量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观测站点的优化设计。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3个重点观测试验站并不能满足观测精度要求,必须补充必要的观测站点数目,增至10个左右较为合适。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及其剖面分层的空间变异分析 [J].
高峻 ;
黄元仿 ;
李保国 ;
张世熔 ;
张凤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2) :151-157
[2]   中国多年平均输沙模数的研究 [J].
韦红波 ;
任红玉 ;
杨勤科 .
泥沙研究, 2003, (01) :39-44
[3]   东北地区降水与湿度气候资料的栅格化技术 [J].
李正泉 ;
于贵瑞 ;
刘新安 ;
范辽生 ;
王秋凤 ;
任传友 .
资源科学, 2003, (01) :72-77
[4]   土壤水分盐分空间变异性与合理采样数研究 [J].
杨贵羽 ;
陈亚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4) :64-66
[5]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合理取样数研究 [J].
薛正平 ;
杨星卫 ;
段项锁 ;
陆贤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4) :6-9
[6]   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分布式模型 [J].
牛振国 ;
李保国 ;
张凤荣 ;
陈焕伟 .
水科学进展, 2002, (03) :303-307
[7]   基于GIS的区域间作物合理灌溉模型研究 [J].
王海江 ;
王波 .
科技通报, 2001, (02) :48-52
[8]   克立格法在地下水观测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J].
郭占荣 ;
刘志明 ;
朱延华 .
地球学报, 1998, (04) :3-5
[9]   田间墒情监测布点方法的研究 [J].
雷志栋,杨诗秀,罗毅 .
灌溉排水, 1996, (03)
[10]   天津市平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自相关研究 [J].
张朝生 ;
陶澍 ;
袁贵平 ;
刘水 .
土壤学报, 1995, (01) :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