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探讨

被引:6
作者
高宝林 [1 ,2 ]
程胜高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2] 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关键词
坡耕地;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丹江口库区;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9.12.032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较多,为在有限的资金和劳力投入下获得较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丹江口市水土保持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丹江口库区,对小于5°的坡耕地不宜采取硬措施,只宜采取等高耕作、轮作、间作、套种等保土耕作措施;对5°15°坡耕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资金投入和劳力有保障的前提下优先建设梯田;对15°25°坡耕地宜采取经济林+植物篱的措施;对25°以上坡耕地宜退耕还生态林。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丹江口水库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J].
徐志仿 ;
徐铜 .
水利技术监督, 2006, (02) :44-48
[2]   植物篱技术发展回顾和贵州省的研究进展 [J].
尹迪信 ;
唐华彬 ;
罗红军 ;
陆裕珍 ;
张德平 ;
李崇建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1) :15-17+23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
张中旺 ;
李新民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5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