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株高构成因素的QTL剖析

被引:10
作者
周明全
章志宏
赵敏
胡中立
李平
王玲霞
朱立煌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武汉
[4] 武汉
[5] 四川温江
[6] 北京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水稻; 株高;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基因定位; 上位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水稻籼粳杂交 (圭 6 30× 0 2 42 8) F1 的花药离体培养建立的一个含 81个 DH家系的作图群体 ,对水稻株高构成因素 (穗长、第 1节间长、……、第 5节间长 )进行基因定位。DH群体中株高构成因素均呈正态分布。相邻的构成因素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相距较远的构成因素间的相关较弱或不显著。采用 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分析 ,定位了影响株高构成因素的 6个 QTL:qtl7同时影响穗长和第 1、2、3节间长 ,qtl1 和 qtl2 同时影响第 4和第 5节间长 ,qtl1 0 a和 qtl1 0 b仅影响第 1节间长 ,qtl3 仅影响第 3节间长。采用 QTL 互作分析 ,检测到 19对显著的互作 ,每个构成因素受 2个或 2个以上的 QTL 互作对的影响。并且还发现 ,同一个 QTL 互作对可能影响不同的性状 ,以及一个 QTL 可以分别与不同的 QTL 产生互作而影响同一个性状或影响不同的性状 ,但总的看来 ,加性效应是主要的。这些结果揭示了株高构成因素间相关的遗传基础 ,在水稻育种中运用这些 QTL 将有助于对株高 ,以及对穗长和上部节间长度进行精细的遗传调控。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Comparative mapping of QTLs for agronomic traits of rice across environments by using a doubled-haploid population [J].
Lu, CF ;
Shen, LS ;
Tan, ZB ;
Xu, YB ;
He, P ;
Chen, Y ;
Zhu, LH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 94 (01) :145-150
[2]  
RFLP tagging of a new semidwarfing gene in rice[J] . C. Z. Liang,M. H. Gu,X. B. Pan,G. H. Liang,L. H. Zhu.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