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格局动态及其模拟

被引:20
作者
胡海胜 [1 ]
魏美才 [1 ]
唐继刚 [2 ]
张福庆 [3 ]
郑艳萍 [4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学院 
[3] 江西省工程咨询中心 
[4]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庐山; 景观格局; 景观动态; 景观指数; 马尔柯夫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以1988和2000年的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了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庐山的景观格局在过去的12a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阔叶林由1988年的25.88%上升到2000年的54.51%,年均增加782.43hm2,总增加面积与针叶林、灌草地和耕地的总减少面积相当。针叶林、灌草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以灌草地年均增加123.42块为最高;与此相反的是水体、阔叶林和耕地的衰减,其中耕地以年减少约246.42块的减速最为迅速。针叶林和灌草地的破碎化进一步加强,而阔叶林则填补了前两者减少面积的空白。1988年灌草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列居各景观类型之首,12a后这一优势为阔叶林景观所取代。建设用地总体变化幅度不大,但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扩散化趋势。两期的灌草地的景观形状指数和分维度位居各类型景观之首,表明受外来干扰强度最小;耕地的复杂性变化最快,形状指数和分维度分别下降了44.5744和0.0726。庐山的香农多样性和香农均匀度随时间的迁移而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0.2394和0.1231,同期景观破碎化指数上升了0.1633。基于马尔柯夫模型的景观格局模拟值与实测值大致相当,结果表明目前景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重危机。导致庐山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调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696 / 47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定量分析 [J].
刘文俊 ;
马友鑫 ;
胡华斌 ;
曹敏 ;
李红梅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88-3097
[2]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1993年以来景观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J].
程乾 ;
吴秀菊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1677-1682
[3]   张家界森林公园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阳柏苏 ;
郑华 ;
尹刚强 ;
赵同谦 ;
何平 ;
欧阳志云 .
林业科学, 2006, (07) :11-15
[4]   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J].
杨定海 ;
彭重华 ;
罗丽华 ;
陈翀 .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02) :44-47+57
[6]   泰山风景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的研究 [J].
郭泺 ;
余世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4) :641-646
[7]   中山陵风景名胜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J].
周春国 ;
温小荣 ;
丁胜 ;
刘曙雯 ;
万志洲 ;
徐海兵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83-86
[8]   基于GIS的紫金山风景区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J].
李明诗 ;
彭世揆 ;
钟宏宇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67-70
[9]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及其干扰效应模拟 [J].
何东进 ;
洪伟 ;
胡海清 ;
吴承祯 ;
陈先珍 .
生态学报, 2004, (08) :1602-1610
[10]   崂山风景区景观要素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分析 [J].
刘申 ;
王亚珍 ;
耿叙武 ;
李淑娟 ;
李玉文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2) :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