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砂岩储层的成岩模式与孔隙演化

被引:5
作者
邢顺洤
姜洪启
机构
[1] 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富长石砂岩; 成岩模式; 孔隙演化; 次生孔隙发育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的油气储层以陆相沉积的富长石砂岩为主,在盆地高地温场的条件下,成岩作用有其独特的模式。本文根据砂岩薄片,X 射线衍射粘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还用显微热台研究了石英次生加大边内气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阴极发光下成岩矿物定量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埋藏深度500—3200m 范围内砂岩储层的成岩标志研究后,建立了富长石砂岩成岩演变模式。将砂岩储层划分出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早期、中成岩阶段晚期、晚成岩阶段早期和晚成岩阶段晚期共3个阶段5期。指出松辽盆地白垩系砂岩储层中存在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60+463 +463-464
页数:1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