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僵尸企业的成因、治理及启示

被引:9
作者
蒋瑜洁 [1 ]
蔡达贤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横滨国立大学环境信息学府
关键词
日本; 僵尸企业; 产业再生机构; 中小企业再生支援协议会; 退市机制;
D O I
10.16123/j.cnki.issn.1000-355x.2017.04.005
中图分类号
F279.3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僵尸企业并非中国独有的问题,而是世界相关经济体曾经或正在面临的共性问题和共同挑战。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僵尸企业因日本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形成。日本主要通过产业再生机构和中小企业再生支援协议会治理僵尸企业。借鉴日本相关机构协助僵尸企业顺利退出市场或走出困境重获生机的具体方法,中国对僵尸企业的治理和防范可从多层面着手:在政府层面,运用综合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在银行层面,严控融资借贷,避免向僵尸企业输血;在制度层面,畅通退市机制,对僵尸企业实施破产或倒闭措施;在社会层面,成立中立机构,协助治理僵尸企业。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僵尸企业处理探究——以产业再生机构为中心 [J].
张季风 ;
田正 .
东北亚论坛, 2017, 26 (03) :108-118+128
[2]   我国僵尸企业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J].
聂辉华 ;
江艇 ;
张雨潇 ;
方明月 .
宏观经济管理, 2016, (09) :63-68+88
[3]   我国地方国有“僵尸企业”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对策 [J].
叶子祺 ;
刘鹏 .
对外经贸, 2016, (07) :124-126
[4]   国有企业改革:端正方向,摒弃“僵尸” [J].
夏小林 .
天府新论, 2016, (03) :115-125
[5]   “僵尸企业”治理的他国经验 [J].
熊兵 .
改革, 2016, (03) :120-127
[6]   日本企业再生措施研究——以不良债权处理为视角 [J].
胡文涛 .
现代日本经济, 2008, (01) :45-49
[7]   解剖日本产业再生机构 [J].
徐菲 .
上海国资, 2006, (10) :56-59
[8]   日本金融改革的动向及其启示 [J].
张捷 ;
内藤二郎 .
华南金融研究, 1999, (Z1) :55-59
[9]  
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M].聂辉华;江艇;张雨潇;方明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