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遗传分析

被引:3
作者
王明庥
黄敏仁
陈道明
陈天华
许农
朱红
机构
[1]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学系
[2]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学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子代; 杂交后代; 遗传分析; 辽杨; 南京白杨; 小叶杨; 谱带; 亲本; 等位基因; 杂种组合; 杂交组合; 绿荫林木; 杨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树木改良研究中,卓有成效的选择是建立在对林木群体间和群体内遗传变异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在那些具有广泛变异的群体内,由选择而产生的改良机会远远超过变异小的亚群体。由于同工酶分析技术的进步,林木群体内遗传变异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最近Hans-J.Muhs(1981)综述了欧洲1976—1981年期间对欧洲赤松、挪威云松等七个树种的十二种同工酶系统的研究进展。目前林木同工酶遗传研究中所用的材料大都是针叶树种,而对阔叶树种则研究甚少。迄今,仅对白榆(Feret等,1971)、无花果(Valizadeh等,1977)、欧洲山杨(Guzina,1978)、欧洲山毛榉(Kim,1979)、毛果杨(Weber等,1981)、美国鹅掌楸(Houston等,1982)等阔叶树种的同工酶遗传方式进行过研究。本文报道Ⅰ-69杨[P、deltoides cv.“Lux”(ex.Ⅰ-69/55)]、小叶杨(P.simonii)、辽杨(P.maximowiczii)及其子代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遗传分析的初步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