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之道德规范

被引:11
作者
莫娜·贝克
安德鲁·切斯特曼
赵文静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译者; 原文; 译员; 译文; 翻译理论家; 翻译; 翻译学科; 翻译行为; 道德规范; 翻译活动; 超然性; 科学叙事; 所有; 概念; 思维形式; 重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59 [翻译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译者前言:前不久,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教授应邀接受另一位译论家AndrewChesterman教授的采访,两位知名学者以问答这一特殊方式探讨当今翻译界新的概念、理论以及动向。访谈从Baker的新书《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2006a)切入,该书以叙事学为理论体系,从"框定"(framing)的角度阐释翻译行为,"提出了翻译学科尚未探讨过的新观点"(见访谈内)。Baker把叙事作为本体论条件,举例说明所有理论本质上都是叙事,指出叙事理论为阐述翻译的道德规范提供了基础。Baker认为将翻译比喻为"搭桥梁"比较幼稚,她主张用中性词将翻译称之为"重述"(Renarration)。Baker对于翻译的道德规范有其独到的见解。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道德规范,Baker提倡的是更高境界的大爱及大规范。论及翻译理论的规定性和描述性,Baker尖锐地指出:所有理论,无论其创立者怎样努力去追求其超然性和描述性,都预含规定性。从宏观层面谈翻译的同时,访谈还提到翻译在微观层面上对等的问题。Baker认为,对等的概念不应抛弃,因为无论在当前还是今后,原文与译文的比较仍会在翻译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译员培训方面。由于本次访谈涉及到翻译学科的新观点和不同的论证方法,对国内翻译理论研究一定会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笔者在征得该文本版权许可之后,及时译成中文。其中部分首次出现的术语由译者选定中文表述,比如:用"愿景"翻译telos这一术语,表示"客户要求的,并且被译者接受或加以调整的翻译的预期功能";用"框定"来译framing,表示"从具体的叙事角度以具体的方式限定自己的视野"(见访谈内)。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教。由于本文的预期读者多为双语学者,因此除了广为人知的中译文人名地名:如亨利·基辛格、伊拉克、关塔那摩监狱及加利福尼亚等,人名地名采取零翻译,以方便读者查找相关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Reframing Conflict in Translation[J] . Mona Baker.Social Semiotics . 2007 (2)
[2]  
Translation and Activism: Emerging Patterns of Narrative Community[J] . Mona Baker.The Massachusetts Review . 2006 (3)
[3]  
Interpretive semiotics and translation theory: The semiotic conditions to translation[J] . Ubaldo Stecconi.Semiotica . 2004 (150)
[4]  
Translation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J] . Maria Tymoczko.The Translator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