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杆菌转化后丹参植株再生
被引:39
作者
:
张荫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张荫麟
宋经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宋经元
祁建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祁建军
吕桂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吕桂兰
机构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来源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7年
/ 05期
关键词
:
农杆菌转化,丹参再生植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7 [药用作物];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用发根农杆菌15834,LBA9402株和根癌农杆菌C58株感染丹参无菌苗,完成质粒转化后诱导出毛状根和冠瘿瘤。毛状根和冠瘿组织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上于光照条件下分化出转化后的丹参再生植物,再生植物移植到土壤中能够成活。用发根农杆菌转化后的再生植物的具有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地下部毛状须根发达等特征。用根癌农杆菌转化后的再生植物生长旺盛,地上部分较原植物高大,根系发达,根产量和丹参酮含量都高于原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19+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丹参毛状根培养的建立和丹参酮的产生
[J].
张荫麟,宋经元,吕桂兰,刘惠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张荫麟,宋经元,吕桂兰,刘惠灵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05)
:269
-271
[2]
丹参的冠瘿组织培养和丹参酮的产生
[J].
张荫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张荫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经元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保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慧灵
.
生物工程学报,
1995,
(02)
:150
-152+205
[3]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沙世炎等编著, 1982
←
1
→
共 3 条
[1]
丹参毛状根培养的建立和丹参酮的产生
[J].
张荫麟,宋经元,吕桂兰,刘惠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张荫麟,宋经元,吕桂兰,刘惠灵
.
中国中药杂志,
1995,
(05)
:269
-271
[2]
丹参的冠瘿组织培养和丹参酮的产生
[J].
张荫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张荫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经元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保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慧灵
.
生物工程学报,
1995,
(02)
:150
-152+205
[3]
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沙世炎等编著, 198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