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被引:880
作者
周玉荣
于振良
赵士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2]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
关键词
碳密度; 碳贮量; 碳循环; 碳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估算了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和碳平衡通量,分析了它们的区域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是258.83 t·hm-2,基本趋势是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植被的平均碳密度是57. 07 t·hm-2,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碳密度约是植被碳密度的3. 4倍,其区域特点与植被碳密度呈相反趋势,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凋落物层平均碳密度是8. 21t·hm-2,随水热因子的改善而减小。2)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库包括植被、土壤和凋落物层3个部分,采用林业部调查规划设计院1989~1993年最新统计的我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算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81.16×108t,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凋落物层碳库分别为62.00×108t、210.23×108t、8.92×108t。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云冷杉(Picea-Abies)林、落叶松(Larix)林占森林总碳贮量的87%,是我国森林主要的碳库。3)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在与大气的气体交换中表现为碳汇,年通量为4.80×108t·a-1,基本规律是从热带向寒带,碳汇功能下降,这取决于系统碳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热带天然林植被C贮存量的估算 [J].
李意德 ;
曾庆波 ;
吴仲民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02) :41-47
[2]   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 [J].
吴仲民 ;
曾庆波 ;
李意德 ;
周光益 ;
陈步峰 ;
杜志鹄 ;
林明献 .
植物生态学报, 1997, (05) :25-32
[3]   中国森林C汇功能基本估计 [J].
康惠宁,马钦彦,袁嘉祖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3) :230-234
[4]   Soil carbon pool in China and its global significance [J].
Fang Jingyun Liu Guohua Xu Songling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6, (02) :249-254
[5]   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J].
刘允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5, (01) :1-8
[6]  
Contribution of temperate forests to the world’s carbon budget[J] . Linda S. Heath,Pekka E. Kauppi,Peter Burschel,Heinz -Detlev Gregor,Robert Guderian,Gundolf H. Kohlmaier,Susanne Lorenz,Dieter Overdieck,Florian Scholz,Harald Thomasius,Michael Weber.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3 (1)
[7]  
PatternsofnetprimaryproductivityforChinesemajorforesttypesanditsmathematicalmodels. 罗天祥. CommissionforIntegratedSurveyofNaturalResources,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