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野化培训圈主食竹种生长发育特性及生物量结构调查

被引:21
作者
周世强
黄金燕
王鹏彦
张和民
机构
[1]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熊猫; 野化培训圈; 拐棍竹; 生长发育特性; 生物量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64 [野生动物的驯养];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该文应用样方法、收获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大熊猫“祥祥”野化培训圈内主食竹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生物量结构特征。大熊猫野化培训圈内主要分布有拐棍竹和短锥玉山竹两种主食竹类 ,拐棍竹占 98%以上 ,种群密度两竹种分别为拐棍竹 2 3.38株· m-2 ,短锥玉山竹 4~ 10株· m-2 。拐棍竹竹笋平均地径 1.6 33cm,竹高 198.75 cm;幼竹地径 0 .92 8cm,竹高 2 78.0 0 cm;成竹地径 1.4 77cm,竹高 373.0 4 cm。短锥玉山竹的地径 0 .4 75 cm,竹高 90 .6 5 cm。主食竹种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生物量平均为 6 .85 5 kg· m-2 ,其中竹笋和成竹生物量最大 ,占总量的 75 % ;不同器官生物量的排序为竹秆生物量 >竹枝和竹叶 ,不同龄级生物量则以幼竹最低 ,仅占 1.4 1%。拐棍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呈现出竹秆随高度的增加而递降的趋势 ,枝叶则表现为偏正态分布。通过各器官生物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拐棍竹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性极显著 ,由此建立了地径、株高与各器官生物量的估测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Ⅱ.植物群落的聚类分析.[J].周世强;黄金燕;谭迎春;周小平;王鹏彦;张和民.四川林勘设计.2003, 03
[2]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Ⅱ.植物群落的聚类分析.[J].周世强;黄金燕;谭迎春;周小平;王鹏彦;张和民.四川林勘设计.2003, 03
[3]   卧龙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Ⅰ.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J].
.周世强 ;
黄金燕 ;
谭迎春 ;
周小平 ;
王鹏彦 ;
张和民 .
四川林业科技, 2003, (02) :6-11
[4]   卧龙大熊猫生境的群落结构研究 [J].
欧阳志云 ;
刘建国 ;
张和民 .
生态学报, 2000, (03) :458-462
[5]  
竹类种群动态理论模式的研究.[J].周世强.四川林勘设计.2000, 02
[6]  
竹类种群动态理论模式的研究.[J].周世强.四川林勘设计.2000, 02
[7]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土壤及其垂直分布规律 [J].
张万儒 .
林业科学, 1983, (03) :254-268
[8]  
植物生理学.[M].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  
卧龙大熊猫生态环境的竹子与森林动态演替.[M].秦自生等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10]  
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M].潘文石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