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西部地区创业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运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军
机构
:
[1]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来源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2013年
/ 30卷
/ 03期
关键词
:
西部地区;
创业风险投资;
高科技产业;
多层次资本市场;
退出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832.48 [投资];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
120204 ;
摘要
:
我国新形势下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进步是应对环境问题和发展瓶颈的有力武器之一。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创业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改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以壮大我国西部地区风险投资规模,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腾飞,使西部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风险资本、清洁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玉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军
.
技术经济,
2011,
30
(01)
:24
-29+55
[2]
风险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福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西文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31
(10)
:80
-87
[3]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王元,梁桂主编, 2006
[4]
中国风险资本市场退出渠道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J].
张俊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张俊芳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1)
:118
-122+154
[5]
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加坡的启示
[J].
陈德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
陈德蓥
.
东南亚纵横,
2009,
(08)
:20
-23
[6]
风险资本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合模式探究:以惠州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韵琴
;
黄文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黄文娣
.
中国城市经济,
2011,
(01)
:91
-93
[7]
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后移的研究视野
[J].
马军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马军伟
.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2
(04)
:63
-65
←
1
→
共 7 条
[1]
风险资本、清洁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玉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军
.
技术经济,
2011,
30
(01)
:24
-29+55
[2]
风险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福广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西文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
31
(10)
:80
-87
[3]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M].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王元,梁桂主编, 2006
[4]
中国风险资本市场退出渠道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J].
张俊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张俊芳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1)
:118
-122+154
[5]
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加坡的启示
[J].
陈德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经济系
陈德蓥
.
东南亚纵横,
2009,
(08)
:20
-23
[6]
风险资本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合模式探究:以惠州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韵琴
;
黄文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惠州学院经济管理系
黄文娣
.
中国城市经济,
2011,
(01)
:91
-93
[7]
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后移的研究视野
[J].
马军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
马军伟
.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2
(04)
:63
-6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