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状况对红壤母质中物质移动及稻麦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杨林章
徐琪
熊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稻麦; 矿质元素; 淹水条件; 红壤; 热带土壤; 水分状况; 淋溶; 渗漏量; 模拟土柱; 元素浓度; 母质; 物质; 生物量; 现存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模拟土柱研究了红壤母质在淹水条件下物质的迁移规律及不同水分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土柱施加有机质淹水后,矿质元素活化,部分迁移出土体。物质的累积淋溶量序列为:Fe>Ca、SiO2>K>Al、P、Mn、Mg,日渗漏量与Eh是影响物质淋溶的主要因素。主组元分析表明,淹水初期主要的土壤发生过程是矿质元素的活化与淋溶,硅铝的相对富集及土壤养分状况的改善。铁、锰的淋淀与水分关系密切。铁、锰在表层淋离,中下层淀积,这同自然状况下铁锰的淋溶淀积特点是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土壤水分状况对物质移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
张喜群 ;
徐琪 ;
熊毅 .
土壤学报, 1983, (04) :347-360
[2]   土壤水分对大麦生长和吸收养分的影响 [J].
周月华 ;
袁剑舫 .
土壤通报, 1982, (02) :23-26
[3]   土壤中氧化铁的转化及其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J].
何群 ;
陈家坊 ;
许祖诒 .
土壤学报, 1981, (04) :326-334
[4]   水稻土中氧化还原过程的研究(Ⅰ)影响氧化还原电位的条件 [J].
于天仁 ;
李松华 .
土壤学报, 1957, (01) :97-110
[5]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