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储能优化配置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8
作者
杨毅 [1 ]
刘洁 [1 ]
于建成 [2 ]
张磐 [2 ]
王旭东 [3 ]
肖峻 [4 ]
机构
[1] 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 天津市电力公司
[3] 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4] 天津大学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分布式储能系统; 影响因素; 综合评估体系; 评价指标;
D O I
10.16652/j.issn.1004-373x.2015.02.017
中图分类号
TM91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合理的分布式储能配置不仅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还可提高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稳定性、维持系统频率和电压稳定、补偿负荷随机波动、降低供电成本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储能系统综合评估体系,该体系除了考虑储能系统的影响因素及技术性能外,还综合储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并结合多方专家干预选取典型技术指标及经济指标,以导则规定、成熟的技术结论及运行经验为指标评价判据,能够准确应用到工程评价,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评估,得到储能配置情况分析结果,验证分布式储能系统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同时也为系统控制策略调整、储能配置优化方向提供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风电场日出力曲线和储能容量关系研究 [J].
张浩 ;
马爱军 ;
李文斌 ;
张成刚 .
中国电力, 2012, 45 (06) :77-81
[2]   考虑无功补偿影响因素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综合优化配置 [J].
邓威 ;
李欣然 ;
刘志勇 ;
颜艳丽 ;
李金鑫 ;
马亚辉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2, 32 (10) :12+80-88
[3]   DSM与储能技术在峰值负荷管理的应用及效果 [J].
董力通 ;
徐隽 ;
刘海波 .
中国电力, 2012, (04) :47-50
[4]   考虑环境因素的分布式发电多目标优化配置 [J].
郑漳华 ;
艾芊 ;
顾承红 ;
蒋传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13) :23-28
[5]   暂态稳定分析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J].
王伟 ;
毛安家 ;
张粒子 ;
杨旭 .
现代电力, 2008, (03) :18-23
[6]   联网分布式发电系统规划运行研究 [J].
陈琳 ;
钟金 ;
倪以信 ;
甘德强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09) :26-31
[7]  
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优化配置[D]. 田军.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1
[8]  
Battery behavior prediction and battery working states analysis of a hybrid solar–win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J] . Wei Zhou,Hongxing Yang,Zhaohong Fang. Renewable Energy . 2007 (6)
[9]  
Optimal sizing method for stand-alone hybrid solar–wind system with LPSP technology by using genetic algorithm[J] . Hongxing Yang,Wei Zhou,Lin Lu,Zhaohong Fang. Solar Energy . 20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