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因教致贫”现象解读与政策建议——基于脆弱性理论视角

被引:18
作者
文宏
谭学兰
机构
[1]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家庭; 因教致贫; 脆弱性理论;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5.02.017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0302 ;
摘要
教育具有促进政治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的正向功能。然而,"知识改变命运"作为一个真理性的命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似乎成为了一个悖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因教致贫"反常现象。农村"因教致贫"问题具有多维度性和多层面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一般来说,此问题涉及到农村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各个层面,农村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差决定了农民家庭脆弱性程度较高,较高的脆弱性是导致"因教致贫"的真正原因。因此,从就学就业先后顺序出发,引入脆弱性理论,分析"因教致贫"动态形成过程中的脆弱性因子,对农村地区"因教致贫"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及救济 [J].
郭丽莹 .
教育评论, 2013, (02) :72-74
[2]   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现状的实证研究 [J].
金昕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6) :237-240
[3]   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农民养老脆弱性分析 [J].
于长永 ;
何剑 .
农村经济, 2011, (08) :88-91
[4]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现状分析 [J].
张晓东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0, (04) :53-57
[5]  
从“读书改变命运”到“求学负债累累”[J]. 叶伟民,何谦.教师博览. 2010(05)
[7]   国外关于教育与贫困变动理论研究新进展 [J].
郭新华 ;
戎天美 .
教育与经济 , 2009, (01) :48-52
[8]   “因教致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J].
田恒平 .
教学与管理, 2008, (27) :3-6
[9]   农村大学生就业行为与社会结构关系研究——以南京市十所高校调查为例 [J].
田雄 ;
朱考金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4) :101-104
[10]   农村“因教致贫”的经济视角探析 [J].
刘明翠 .
宜春学院学报, 2008, (03) :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