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深部洞室模型试验分区破裂现象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16
作者
陈旭光
张强勇
机构
[1]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分区破裂; 机理分析; 径向应变不连续; 变形能聚集;
D O I
10.16285/j.rsm.2011.01.002
中图分类号
TD325 [岩层移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以经典的芬纳公式为手段,以观察到分区破裂现象的模型试验为背景,通过对简化后的圆形巷道围岩应变场和能量场的分析,发现极限平衡区边界存在径向应变的不连续性和弹性变形能的聚集性。认为与开挖洞室呈同心圆的环状断裂的形成,是极限平衡区在边界上由于应变场的不协调而导致的与弹性区的断裂分离。而分区破裂的产生,则是这种断裂分离形成后极限平衡区向深处发展的结果。解释了分区破裂产生时洞周围岩应变和位移随距离洞室增加呈波浪形变化的非单调性规律,给出了分区破裂形成后各破裂区半径的表达式,关系式表明各破裂区之间存在等比关系,比值与地应力状态及围岩力学参数有关。将分区破裂模型试验的参数代入该式,可得,n=1.1左右,与实验完成后剖开模型的各破裂区分布特征基本相符。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J].
张强勇 ;
陈旭光 ;
林波 ;
刘德军 ;
张宁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9) :1757-1766
[2]   深部围岩分区破裂化理论和实践的讨论 [J].
贺永年 ;
张后全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11) :2369-2375
[3]   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现场监测研究 [J].
李术才 ;
王汉鹏 ;
钱七虎 ;
李树忱 ;
范庆忠 ;
袁亮 ;
薛俊华 ;
张庆松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8) :1545-1553
[4]   铁晶砂胶结新型岩土相似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 [J].
张强勇 ;
李术才 ;
郭小红 ;
李勇 ;
王汉鹏 .
岩土力学, 2008, (08) :2126-2130
[5]   深部开挖洞室围岩分层断裂破坏机制模型试验研究 [J].
顾金才 ;
顾雷雨 ;
陈安敏 ;
徐景茂 ;
陈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3) :433-438
[6]   深埋巷道分区破裂化机制 [J].
周小平 ;
钱七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877-885
[7]   深部巷道围岩的分区破裂机制及“深部”界定探讨 [J].
王明洋 ;
宋华 ;
郑大亮 ;
陈士林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9) :1771-1776
[8]   深部岩体的构造和变形与破坏问题 [J].
王明洋 ;
周泽平 ;
钱七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3) :448-455
[9]   基于能量耗散与释放原理的岩石强度与整体破坏准则 [J].
谢和平 ;
鞠杨 ;
黎立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7) :3003-3010
[10]   深部岩体工程响应的特征科学现象及“深部”的界定 [J].
钱七虎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