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上皮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的细胞核DNA含量图像分析研究

被引:9
作者
焦玉冰
周羡梅
马世雄
宫亚红
赵蕊
白若昀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妇产科,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妇产科,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河南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病理科,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肿瘤;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的细胞生物学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12 5份宫颈组织行病理检查 ,按病变程度不同分为 ,正常宫颈上皮 11份、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 (CINⅠ ) 2 2份、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 (CINⅡ ) 17份、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CINⅢ ) 13份和宫颈鳞癌 5 5份 (其中高、中、低分化宫颈鳞癌分别为 13、19、2 3份 ) ,以及宫颈腺癌 7份。组织切片分别行福根 (Feulgen)染色 ,并以计算机检测其DNA平均倍体值 (DMP)、DNA指数 (DI)、核面积 ,打印DNA倍体直方图。结果  (1)随病变程度增高 ,DMP、DI和核面积测定值均依次逐渐增高 ,正常宫颈上皮与CINⅠ、CINⅡ 3者间比较 ,除正常宫颈上皮与CINⅡ的DI和核面积、CINⅠ与CINⅡ的核面积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外 ,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宫颈癌与CINⅠ、CINⅡ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 0 1) ;高、中、低分化宫颈鳞癌 3者间比较 ,差异也均无显著性。 (2 )宫颈不同病变的DNA倍体直方图各有特点 ,超 5倍体 (5C)细胞在CINⅢ病变组织中开始增多 ,5C、7C和 9C细胞在鳞癌病变组织中显著增加。结论 宫颈上皮癌变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INⅢ是非癌到癌的变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乳腺病变的DNA图像定量分析研究 [J].
沈丹华,阚秀,董建强,马世雄,孙迅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6, (03) :193-195+198
[2]   癌前病变和交界性肿瘤的几个问题 [J].
郎景和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4, (04) :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