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红壤中磷高效大豆新种质的磷营养特性

被引:21
作者
程凤娴
涂攀峰
严小龙
王秀荣
廖红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华南地区; 酸性红壤; 大豆; 磷有效性; 磷高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一系列磷高效大豆新种质及对照材料,在华南酸性红壤地区3种不同磷水平的代表性土壤上,分春、夏两季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的磷营养特性,探讨了不同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磷水平土壤上的最佳施磷量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影响酸性红壤地区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无论从地上部生物量、磷吸收量还是产量来看,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出高磷>中磷>低磷土壤的趋势。2)施磷对低肥力土壤上大豆产量的影响较大,对中等肥力土壤影响较小,而对高肥力土壤,施磷肥反而造成大豆减产;过量施用磷肥会造成大豆对磷的"奢侈吸收"。3)大豆的磷营养特性具有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因而需要不同磷养分管理方式。4个磷高效大豆新种质在低肥力土壤上仅需施用少量磷肥,在中、高肥力土壤上不需施磷即可满足生长需要。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磷高效品种无论在低肥力还是在中、高肥力土壤上,其纯收入均远高于本地和国家大豆区域试验对照品种。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2]  
植物营养遗传学.[M].严小龙;张福锁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3]   Root traits as tools for creating phosphorus efficient crop varieties [J].
Tara Singh Gahoonia ;
Niels Erik Nielsen .
Plant and Soil, 2004, 260 :47-57
[14]   广东大豆地方种质磷效率特性研究 Ⅰ.大豆基因型磷效率特性差异及其与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 [J].
童学军 ;
严小龙 ;
卢永根 ;
年海 ;
郑少玲 .
土壤学报, 1999, (03) :404-412
[15]   华南酸性红壤中菜豆种质耐低磷特性的评价 [J].
廖红 ;
严小龙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2) :23-28
[16]  
有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物育种新技术研究.[J].李继云;刘秀娣;周伟;孙建华;童依平;刘文杰;李振声;王培田;姚树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 01
[17]   我国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 [J].
李振声 .
生命科学, 1992, (0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