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被引:8
作者
:
李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李梅
袁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袁军
王耀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耀民
张振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张振伟
高秀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高秀领
机构
:
[1]
不详
[2]
河北省中医院针灸科
[3]
不详
来源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9年
/ 09期
关键词
:
缺血性脑血管病;
针灸疗法;
子午流注;
D O I
:
10.13193/j.archtcm.2009.09.97.lim.037
中图分类号
: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
100512 ;
摘要
: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子午流注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组56例与辨证取穴针刺对照组54例进行治疗对照观察,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组疗效优于辨证取穴针刺对照组(P<0.05),并可明显改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P<0.01)。结论: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辨证取穴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改善血液循环的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887 / 188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脑缺血耐受与针灸的脑保护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莉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1)
: 116
-
117
[2]
头、体针治疗中风(恢复期)100例临床疗效比较附视频
龚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医院
龚可
黄晓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医院
黄晓蓉
[J].
四川中医,
1993,
(04)
: 50
-
51
[3]
针刺对中风患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作用的观察
周杰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教研室
周杰芳
靳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教研室
靳瑞
[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1,
(Z1)
: 196
-
200
[4]
学术会议(1995)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6
←
1
→
共 4 条
[1]
脑缺血耐受与针灸的脑保护作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莉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2,
(01)
: 116
-
117
[2]
头、体针治疗中风(恢复期)100例临床疗效比较附视频
龚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医院
龚可
黄晓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中医医院
黄晓蓉
[J].
四川中医,
1993,
(04)
: 50
-
51
[3]
针刺对中风患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作用的观察
周杰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教研室
周杰芳
靳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学院实验针灸学教研室
靳瑞
[J].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1991,
(Z1)
: 196
-
200
[4]
学术会议(1995)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