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棉源器官的建成及其功能

被引:16
作者
田晓莉
杨培珠
王保民
段留生
李召虎
何钟佩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化学控制研究中心
关键词
Bt棉; 根系; 叶片; 形态建成; 生理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单株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和侧根数量较轮回亲本中棉所16大幅度降低,果枝叶输出的蔗糖、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及输入棉铃的蔗糖、可溶性糖和全N较中棉所16大幅度下降。自初花期至结铃早期,中棉所30单位植株的伤流量、伤流液中的Pi、NO3-和氨基酸流量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中棉所16,反映其单株根系活力、根系吸收、合成和运输能力全面下降,但在盛花期之前,中棉所30的根系功能与地上部发育的协调性并不差(以单位地上部干重的伤流量及其组分来衡量),只是棉株开始大量结铃后,中棉所30根系与地上部的协调性迅速劣化,容易导致早衰。文中还讨论了Bt棉适宜的栽培措施,并对采用EDTA促泌法收集棉花韧皮部汁液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碳、氮代谢特征
    田晓莉
    杨培珠
    王保民
    何钟佩
    [J]. 棉花学报, 2000, (04) : 172 - 175
  • [2] 转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研究
    田晓莉
    何钟佩
    [J]. 中国棉花, 2000, (06) : 9 - 10
  • [3] 抗虫棉中棉所30号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变化的研究
    丁双阳
    何钟佩
    段留生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8, (S4) : 52 - 57
  • [4] 棉株体内碳素同化物质的运转与蕾铃脱落的关系
    丁静
    张德颐
    孙惠珍
    汤玉玮
    [J]. 实验生物学报, 1960, (Z1) : 147 - 160
  • [5] 作物生理研究法.[M].张宪政主编;.农业出版社.1992,
  • [6]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 [7] 棉花栽培生理.[M].金聿;陈布圣主编;.农业出版社.1987,
  • [8] 植物生理学.[M].江苏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6,
  •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M].薛应龙 主编;上海植物生理学会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 [10] 中国棉花栽培学.[M].中国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