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假茎细胞对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及其粗毒素的病理反应

被引:26
作者
许文耀
兀旭辉
杨静惠
杨琨
不详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州
[3] 福州
[4] 福州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香蕉枯萎病菌; 小种; 毒素; 病理反应;
D O I
10.13926/j.cnki.apps.2004.05.007
中图分类号
S436.68 [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香蕉枯萎病菌 (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1号小种和 4号小种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香牙蕉和粉蕉的组培苗及离体假茎后 ,用组织切片法观察香蕉假茎细胞的病理反应 ,以探明香蕉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及其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结果表明 ,枯萎病菌不同小种人工接种仅能感染相应的香蕉种类 ,但不同香蕉种类的离体假茎细胞用不同小种接种及其粗毒素处理 ,均产生褐变等病理反应 ,且病变程度不存在小种间的差异。表明枯萎病菌不同小种对香蕉不同种类的致病力差异可能与存在其它致病因子或专化性识别的因子有关。同时证实了病菌不同小种的毒素对蕉类不存在着选择毒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香蕉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蒲金基
    刘晓妹
    曾会才
    [J]. 中国南方果树, 2003, (01) : 31 - 34
  • [2] 棉花枯萎病菌接种及粗毒素处理后棉苗维管束病理特征
    袁红旭
    商鸿生
    [J].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01) : 16 - 20
  • [3]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发生规律初探
    刘绍钦
    卓国豪
    王璧生
    李汉龙
    叶伟忠
    蔡时可
    [J]. 广东农业科学, 2001, (01) : 38 - 39
  • [4] 福建省香蕉枯萎病鉴定
    林时迟
    张绍升
    周乐峰
    黄月英
    胡方平
    [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 465 - 469
  • [5] 香蕉品种资源抗枯萎病的鉴定
    曾惜冰,王碧青,韩路,黄秉智,杨护
    [J]. 中国果树, 1996, (02) : 28 - 29
  • [6] 棉花枯萎病菌镰刀菌酸的产生和致病力的关系
    王贺祥
    徐孝华
    [J]. 植物病理学报, 1988, (02) : 37 - 40
  • [7] 香蕉枯萎病组培苗伤根接种试验
    胡适连
    王碧青
    [J]. 广东农业科学, 1988, (02) : 39+38 - 39
  • [8] Correlation between fusaric acid production and virulence of isolates of Fusarium oxysporum that causes potato dry rot in South Africa
    Venter, SL
    Steyn, PJ
    [J]. POTATO RESEARCH, 1998, 41 (03) : 289 - 294
  • [9] Selection parameters for resistance to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race 1 and race 4 on diploid banana ( Musa acuminata Colla)[J] . R. Morpurgo,S. V. Lopato,R. Afza,F. J. Novak.Euphytica . 1994 (1)
  • [10] In vitro Selection for Fusarium wilt resistance in banana I Co-cultivation technique to produce culture filtrate of race 1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Matsumoto K,Souza L A C,Barbosa M L. Fruit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