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7名6~19岁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郭宁晓
李集宇
丘春萍
苏婉华
刘士俊
机构
[1] 广州市海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青少年保健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为了解海珠区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海珠区13所小学、11所中学6~19岁中小学生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海珠区中小学生伤害年发生率为53.33%,前五位伤害依次为:跌伤(33.47%)、打碰伤类(22.97%)、骨头卡喉(14.39%)、交通伤害(13.14%)及烧烫伤(10.45%)。初中生伤害发生率最高(63.03%),其次为高中生(56.13%),小学生最低(50.26%)。各类不同伤害受伤原因不同,伤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后果和疾病负担重。结论中小学生面临意外伤害的严峻挑战,应积极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减少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银川市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J].
赵海萍 ;
尚玉秀 ;
俞维 ;
勉丽娜 ;
陶秀娟 ;
靳勇涛 ;
高占奎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4) :398-399
[2]   宁夏回、汉族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黄淳 ;
赵建华 ;
孟宁 ;
刘明智 ;
黎唏 ;
闫力群 ;
肖彤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4) :18-21
[3]   茂名市6371名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现况调查 [J].
卢玉海 ;
张贵云 ;
宁凌峰 ;
张彦广 ;
谭宇兰 ;
蔡乾春 .
疾病控制杂志, 1999, (04) :294-296
[4]   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卢关平 ;
周春洪 ;
吴霭玲 ;
周煜民 ;
吴安国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03) :43-46
[5]   2553名7~16岁儿童伤害的现况分析 [J].
李丽萍 ;
黄革 ;
马小红 ;
罗家逸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01) :28-31
[6]   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亟需开展 [J].
王声涌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03) :131-133
[7]   中国18省市中学生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陈天娇 ;
季成叶 ;
星一 ;
胡佩瑾 ;
宋逸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02)
[8]  
儿童和青少年的意外事故研究的作用[M]. 人民卫生出版社[法]曼西斯(Manciaux,M.),()罗默(Romer,C.J.)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