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对红壤坡地养分流失作用过程研究

被引:26
作者
张展羽 [1 ]
左长清 [1 ,2 ]
刘玉含 [3 ]
张靖宇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2]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3]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养分流失; 天然降雨; 红壤坡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了研究红壤坡地养分流失规律,通过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2006~2007年野外试验,分析了3种生态措施、3种典型降雨红壤坡地N、P流失过程。结果表明:不同降雨类型下采取生态措施能对整个径流过程中的总氮和总磷浓度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且各处理径流中氮和磷的流失主要集中在径流初期,后期均匀稳定。养分流失均以侵蚀泥沙携带养分流失为主,但随着降雨的减小,泥沙携带养分流失量占养分总流失量的比例会降低。各处理侵蚀泥沙均有养分富集现象,而且随着降雨的减小而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迁移试验 [J].
王辉 ;
王全九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6) :39-44
[2]   红壤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P流失特征研究 [J].
王晓龙 ;
李辉信 ;
胡锋 ;
秦江涛 ;
张斌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33-36+57
[3]   降雨强度对黄土坡面矿质氮素流失的影响 [J].
张亚丽 ;
张兴昌 ;
邵明安 ;
李世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3) :55-58
[4]   不同自然植被管理措施对红壤丘陵果园水土流失的影响(英文) [J].
水建国 ;
柳俊 ;
廖根清 ;
程岩兴 ;
区越富 ;
周权康 ;
Allard Jean-louis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5) :42-46
[5]   不同雨强条件下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马琨 ;
王兆骞 ;
陈欣 ;
尤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3) :16-19
[6]   坡面土壤养分与降雨、径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型 [J].
邵明安 ;
张兴昌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2) :7-12
[7]   坡地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型 [J].
张兴昌 ;
邵明安 .
地理科学进展, 2000, (02) :128-135
[8]  
三峡库区坡面水土流失机理与预测评价建模[D]. 傅涛.西南农业大学. 2002
[9]  
RES[P]. 澳大利亚专利:AU5679373A,1974-12-12